版权所有:中国(中关村)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

京ICP备140139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75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国首次开展大数据安全整治

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我国首次开展大数据安全整治

浏览量
【摘要】:
《经济参考报》消息,我国正在开展的全国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行动中,首次开展针对大数据安全的整治工作。

《经济参考报》消息,我国正在开展的全国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行动中,首次开展针对大数据安全的整治工作,具体包括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应用、传输、销毁等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安全以及保护。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总工程师郭启全在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大数据安全整治是我国近期正在开展的全国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行动中的重要内容,这也是首次将大数据安全纳入检查对象,尤其是针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将是执法的重中之重。

 “现阶段大数据安全是网络安全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也是与公民个人关系最为紧密的。其不仅会影响国家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还会影响企业商业利益、公民的生命安全。”郭启全说。他认为,大数据的集中给非法势力攻击、窃取大量信息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部分企业也采取擦边球的形式采集公民个人信息,非法对用户精准画像。以网购为例,大数据技术会通过人们的网络活动采集信息,如手机用户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手机软件的实时定位以及社交动态等。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主任,中央网信办网络应急组专家胡光俊表示,“互联网企业未来也可能成为检查的重点对象。”因为互联网企业涉及个人信息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将成“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另一种主体存在。

 此次正在进行的网络安全执法大检查,借助我国自主研发的D01检查工具箱,将全面排查重要信息系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安全保护状况,摸清风险,堵塞漏洞,落实责任,深入实施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全面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防护水平,严厉打击入侵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网络黑产。

 郭启全表示,在对大数据安全本身进行检查的同时,还需把控信息储存硬件、信息通道等信息集聚资产的安全。除监管部门开展定期检查外,企业自身还需建立具体的网络安全建设方案。该方案需对应信息系统安全级别并符合等级保护标准要求、与公安机关三协同,突出等级保护制度2.0、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和大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综合防御体系建设等。

来源:经济参考报  有删改

聚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