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更快、运用空间更广,全球5G布局竞争已开始
2018年8月13日,北京联通发布“5GNEXT计划”,北京市正式开通首批5G站点,5G网络开始在北京搭建。这则消息将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到5G上来,当前全球5G布局竞争已拉开帷幕,中国在这场技术革命中也在力争优势,抢占先机。
5G网络运用空间更广
5G网络将带来更好的视频通话、线上直播、网络游戏体验,然而这些只是其基本应用,除去网速飞快的特点,5G网络拥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借助5G网络高网速、低时延的特性,远程医疗的内容将更丰富,诊疗也将更准确、更及时,医疗资源共享也将变为现实。未来5G将与各行业合作,成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智慧城市、智慧农业、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车联网、应急安全等领域的基础性技术。其中蕴含着广阔的商业空间。
全球竞争更激烈
进入2018年,多个国家都在加快推动5G发展。美国移动通信巨头威瑞森电信宣布,今年将在美国11座城市进行5G试验性运营;韩国宣布将在明年3月开始5G商业化应用;瑞典爱立信与英特尔等企业合作,完成了3.5GHz频段端到端的非独立组网标准5G数据呼叫。
以上为2018年6月14日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NR)推出后,全球在5G布局上竞争加剧的反映。除了商业运用领域,未来随着5G技术的深入发展,标准制定和部署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可以说,5G是网络领域的“蓝海”,掌握主导权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我国的先发优势
在推动5G发展上,中国企业积极主动,不仅打破了国际通信行业巨头在专利标准方面的垄断,还有望成为“领头羊”。在技术方面,根据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数据,2017年中国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同比增长13.4%,而华为和中兴通讯已连续5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两家专利申请者。在5G领域,华为约拥有所有专利的10%,中兴通讯专利全球超过1700件。
在标准制定方面,2016年11月17日,华为公司提出的极化码成为5G短码解决方案;2017年12月,中国移动等企业完成了5G空口场景和需求研究项目,成为5G标准无线空口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在5G规则制定上拥有更多话语权。
据了解,中国从2015年9月就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目前正处于试验第三阶段,预计到今年年底,5G产业链主要环节基本达到预商用水平。同时,中国电信设备厂商也积极与全球多家电信运营商合作,共同试验5G设备。
我国在宏观层面也积极支持5G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均提出要积极推进5G产业发展。近两年,中国还采取了取消漫游费等一系列提速降费措施,支持建设了目前全球最大的5G试验外场。
聚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