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中关村)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

京ICP备140139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75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
又是app惹的祸!

又是app惹的祸!

浏览量
【摘要】:
近日,Facebook(脸书)数据泄露风波,“百亿市值蒸发”,用户流失,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失踪”,搅得世界沸沸扬扬。然而,盗窃脸书用户数据的却是一个App软件。这个剑桥分析公司的app在Facebook平台发布,诱使用户下载软件,用户操作时套走用户好友信息达5000万套。

【小编按】近日,Facebook(脸书)数据泄露风波,“百亿市值蒸发”,用户流失,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失踪”,搅得世界沸沸扬扬。然而,盗窃脸书用户数据的却是一个App软件。这个剑桥分析公司的app在Facebook平台发布,诱使用户下载软件,用户操作时套走用户好友信息达5000万套。当今,移动app遍布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给社会带来方便和财富的同时,也无不干着损害损害公众利益和财产安全的事。因此,对计算机软件的管理和控制将成为网络空间治理的大课题。

 

 

“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引发全球数据泄露风波。身处“原爆点”的Facebook(脸书),不仅要吞下“百亿市值蒸发”的苦水,还要面对用户逐年流失的事实。再加上外界需其重新审核的数据管理机制,恰恰与Facebook的盈利模式息息相关。

 

事情起因于17日的媒体曝光——Facebook上5000万名用户个人信息数据遭一家名为剑桥分析公司的泄露。卫报还原了数据遭盗窃的具体操作:第三方软件App先在Facebook平台发布广告,并以“有偿研究”为噱头,诱使用户下载软件,参加问卷调查。

 

但这些App会请求查看用户的Facebook资料,若后者点“同意”,他们好友的信息也会一并顺藤摸瓜被App套走。利用这种方法,27万的下载量,可给App软件商带来5000万套数据。

 

数据泄露风波:“百亿市值蒸发”

受丑闻影响,华尔街日报19日称,一夜间,Twitter、谷歌母公司Alphabet以及Snapchat等社交媒体公司,股票大跌。但跌相最惨的是Facebook,其股票深跌近7%,市值蒸发360亿美元。

 

 

美国国会、欧洲议会高度关注“数据泄露”

Facebook内部似乎乱作一团,美国国会向其从外部施压。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内部正商讨是否要请扎克伯格来“坐一坐”;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已经确认,要向扎克伯格发送听证令;而参议员怀登(Ron Wyden)已经等不及,直接写亲笔信质问Facebook“数据泄露”的严重性。

 

美国以外,欧洲议会议长塔亚尼(Antonio Tajani)在推特上点名Facebook,称欧洲议会将对此事彻底调查;更有甚者,欧洲司法委员会主席乔洛瓦(Věra Jourová)表示会将此事放在下周访美的行程之中,并计划和美国同行商讨。

 

个人信息如何不再“裸奔”?

同样的问题在国内也不乏讨论。相信很多读者都遇到过,消费者在登录一些网站时,经常会被问道,是否同意将个人信息用于第三方,但并未告知具体将消费者信息给了哪个第三方。

 

 

对此,天津大学法学院卓越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杨立新日前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这是霸王条款,算是侵权。因为《互联网交易管理办法》不仅规定了经营者应采用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还规定了,对于信息收集,要求经营者需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否则,这就是侵权行为。也就是说,经营者到底将收集到的信息给了哪个第三方,适用什么范围、要去做什么,这都需要跟消费者讲明白。而且,消费者理当有充分的选择权。

 

同时,网络上也存在某些“对个人信息的多度获取”,比如一个手电筒App,需要读取通讯录、定位地址等内容。

 

 

对此,杨立新表示:无权获取而获取他人个人信息,是侵权行为;有权获取他人个人信息,但是超出合法的范围而收集与交易不相关的个人信息,同样也是侵权行为,都要承担侵权责任。对此的防范方法,就是只要你不同意,你就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不要轻易点击。

 

另一方面,黑客攻击窃取个人信息呈增长趋势。

 

从事网络安全保护业务的一位技术人员曾向新华社表示,“从对政府机构、大型国企、高校、电商、交通等重点客户遭遇互联网黑客攻击的实时监测数据看,网络黑客入侵重点网站窃取信息有增无减,攻击手段日益多样化,而大量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一些机构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不强,投入不足,特别是没有对不断出现的网络安全漏洞及时采取修复措施,很容易被黑客攻陷,造成大规模信息泄露。”

 

 

 文章来源: 观察者网 徐乾昂

聚焦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