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中国(中关村)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产业联盟

京ICP备14013985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175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
>
>
连载文章 |《中关村标准故事》——为企业移动互联安全加把“锁”(三)

连载文章 |《中关村标准故事》——为企业移动互联安全加把“锁”(三)

浏览量
【摘要】:
《中关村标准故事2——企业移动智能终端标准:为移动互联网安全加把“锁”》原文分享。

情景3自我协同

曾经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因为标准制定坐在了同一个会议室,但彼此的“竞争”并未因此消失,他们该如何求同存异,确保标准顺利诞生?

“王老师,去他们公司开会可以,您就别说我是哪家公司的了,就说是联盟的人员。”

“王老师,您说得很对,技术层面我们应该可以这样做。”

……

标准进入实质性制定阶段以后,工作组需要经常在不同的企业举行相应的研讨会议,由于很多厂商彼此都是竞争对手,协调工作开始变得和技术工作一样重要。

信息安全贯穿整个信息化行业,信息安全标准也在国家各个行业中有所体现,为了使EMCG标准定位更加准确,发挥联盟团体标准补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作用,工作组积极与国家相关行业标准机构进行沟通,与国家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泰尔实验室、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评估中心等单位进行对接,共同研究标准的作用范围和对象,确保EMCG标准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交叉、不矛盾,同时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作为EMCG标准的指导标准或上位标准。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先锋队,特别是EMCG成员中有华为、联想等国际知名企业,对标准的实施最有发言权。工作组在标准制定中始终坚持民主、公开、平等原则,对每个标准的框架进行充分研究讨论,对各企业提出的意见进行综合研究归纳,遇到意见不一致的地方采取先协商后表决的方式形成统一意见。

王克透露,标准制定过程中坚持了实用性原则,即标准要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以及行业发展实际,厂家实施与产品测评的可操作性强;前瞻性原则,即标准要能够反映产业技术发展的先进性,能够引领产业市场的技术进步;滚动性原则,即在保证标准严肃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要为标准升级留有余地。

201482595日,在中关村管委会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联盟企业移动计算工作组(EMCG)走访了华为、联想、联信摩贝、奇虎360、国鼎、安天实验室、ee本、小米、中兴(上海)、酷派、国信灵通11家企业,征集标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安装、运行管控机制(指南)》的意见。

“不同成员之间在技术层面有分歧是很正常的。”王克说,尽管在市场上彼此是竞争对手,但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各成员之间都能从标准和技术的层面讨论问题,求同存异,相互借鉴。

王克专家的身份也在标准协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作为清华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博士,曾经在军工企业工作多年的王克一直从事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工作,对于互联网软件安全问题有着相当的“发言权”,这也使得标准制定过程中出现技术层面的分歧时,彼此都能从专业层面达成共识。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工作组的首个标准终于瓜熟蒂落——2015124日,EMCG审议通过《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安装、运行管控机制(指南)》。

“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为企业移动信息化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由于Android系统APP日趋严重的安全问题制约,目前我国企业移动应用仍然没有实质性突破,移动终端厂家在企业市场业务受到阻碍,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实用、可操作的APP管理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能对移动终端APP实施高效管控, Android系统APP安全无法保证,已有的方案存在实施成本高、效率低、市场难以推广等困惑。”王克说,联盟在中关村管委会和北京市质监局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在相关企业的通力合作下,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完成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安装、运行管控机制(指南)》(ZISIAEMCG2014003)标准制定,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20161216日,在国家标准委和工信部的支持下,“中关村标准化协会成立大会暨首批中关村标准发布仪式”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会上发布了首批7项中关村标准,EMCG标准《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安装、运行管控机制(指南)》位列其中,成为首批“中关村标准”之一。

“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广泛支持,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充分论证和深入沟通,是标准能够顺利诞生的关键因素。”回首标准制定之路,王克感受颇多:“站在国家网络安全角度、站在行业发展的维度、站在企业利益的角度,顺应大势和潮流,寻求广泛支持与合作,维护各方的切身利益,标准才能有生命力和活力。”

聚焦专栏